首頁 > 正文

【國際金融觀察】歐洲能源困局背后 多重金融風險不容忽視

2022年11月08日 16:08
來源: 新華財經
編輯:東方財富網

手機上閱讀文章

  • 提示:
  • 微信掃一掃
  • 分享到您的
  • 朋友圈

  新華財經北京11月8日電(分析師刁倩)今年以來,俄烏沖突、新冠疫情、極端天氣與激進式能源轉型交織,歐洲飽受能源供應不足的困擾,氣價飆升。但是隨著歐洲各國大力增加天然氣儲備,歐洲天然氣價格又開啟了暴跌模式。而不管價格如何波動,目前天然氣價格已難回2021年以前水平。歐洲能源困局也凸顯歐洲能源結構的深層次問題,多國重啟煤電或暫緩歐洲能源轉型步伐。

  在目前歐洲能源困局背后,多重金融風險不能忽視。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歐洲能源短缺的情況下,能源價格的飆升進一步推高了通貨膨脹。二是歐洲碳價大幅波動,碳價走高或進一步推高企業(yè)用能成本。三是歐洲電力市場價格大幅波動,與此掛鉤的電力期貨及其衍生品的金融風險正不斷放大。

  一、天然氣供應不穩(wěn)氣價波動大,歐洲能源無奈轉向煤電

  1.天然氣供應不穩(wěn)定,氣價高企猶坐過山車

  俄烏沖突、新冠疫情、極端天氣與激進式能源轉型交織,歐洲飽受能源供應不足的困擾,氣價飆升。標普全球大宗商品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荷蘭TTF天然氣平均價格為99歐元/兆瓦時,而2021年同期的平均價格僅為22歐元/兆瓦時。2022年8月26日,荷蘭TTF天然氣即月期貨收盤價為339.2歐元/兆瓦時,刷新歷史最高紀錄。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歐洲各國大力增加天然氣儲備,歐洲天然氣價格又開啟了暴跌模式。10月19日,TTF荷蘭天然氣期貨11月合約報112.51歐元/兆瓦時,較8月最高點下跌67%。截至11月9日收盤,TTF荷蘭天然氣期貨12月合約報77.49歐元/兆瓦時。

圖一。png

  這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近一段時間歐洲的儲氣量已經超過90%,供大于求。根據歐盟方面的數據,歐盟整體的天然氣存儲率已經達到了93.61%,德國更是達到了97.5%的水平,丹麥則高達99.85%。一時間,歐洲出現(xiàn)了供大于需的場面。同時,受制于天然氣儲能設備的限制,很多載滿天然氣的船只無法停靠卸貨,游弋在西班牙沿岸以及其周邊的地中海沿岸。天然氣期貨價格自然暴跌。二是由于歐洲大部分地區(qū)今年秋季迄今天氣較往年溫暖,暫時打壓了天然氣需求。同時,液化天然氣供應近期也集中到貨,這令荷蘭TTF天然氣期貨價格自此前高位顯著回落。三是歐盟將對天然氣價格設施上限的前景,也壓制了市場做多的預期。10月18日,歐盟委員會提出聯(lián)合購買天然氣、對歐洲天然氣基準價格實施限價機制、協(xié)調歐盟成員國能源供應等新的緊急措施,以應對歐盟天然氣價格高企,確保今冬能源供應安全。

  盡管目前TTF荷蘭天然氣期貨價格有所回落,但再難回到2021年以前水平。評級機構惠譽認為,歐洲天然氣價格難以再降回2021年之前的水平。預計到2023年,歐元區(qū)天然氣批發(fā)價格仍將達到190歐元/兆瓦時,而這勢將給相關國家?guī)沓掷m(xù)的CPI上行壓力。

  2.歐洲多國重啟煤電,能源轉型步伐暫緩

  歐洲能源結構脆弱,較大程度依賴能源進口。21世紀以來,歐洲的能源結構開始轉向清潔能源。截至2020年,有15個歐洲國家宣布了自己的退煤計劃,煤炭在歐洲能源結構的占比一直在快速降低,現(xiàn)在僅為14%。天然氣和石油的占比卻在不斷地增加,現(xiàn)在已經達到了60%左右。而歐洲自身的天然氣和石油本地儲量很低,一次能源總自給率不足40%。這就意味著歐洲國家需要依賴進口。

  俄羅斯是歐盟最大天然氣和原油供應國,烏克蘭危機暴發(fā)后,歐盟不斷升級對俄制裁,加劇歐洲國家能源短缺。歐洲國家在能源結構中對于天然氣最為依賴。在歐盟的一次能源結構中,天然氣大概占比25%,其中有70%都需要依靠進口。而僅是俄羅斯一個國家的天然氣占到歐盟進口量的43%,其實也不只是天然氣。在歐盟煤炭和原油的進口中,俄羅斯占比也分別達到了46%和27%。

  為從能源危機中擺脫困境,德國、意大利、奧地利、荷蘭、丹麥等多個曾大力呼吁放棄煤炭、倡導環(huán)保的歐洲國家,近期相繼宣布重開煤電廠或采取措施支持煤電項目。率先采取煤炭發(fā)電措施的是德國。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yè)頻道(CNBC)報道,德國副總理兼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長羅伯特·哈貝克稱,將通過允許增加煤炭發(fā)電應對俄供氣供應減少。奧地利也作出了允許煤炭發(fā)電的決定。歐盟媒體“歐盟動態(tài)”新聞網報道稱,奧地利總理內哈默在為應對俄供氣減少召開的緊急會議上表示,盡管該國較其他歐盟國家擁有更高的天然氣儲備量,但仍決定重啟于2020年4月宣布關閉的梅拉赫煤電廠,允許其在緊急情況下繼續(xù)運行。

  繼德國、奧地利重啟煤炭發(fā)電之后,意大利、荷蘭、法國等國也推出了類似的舉措。綜合路透社、荷蘭新聞網報道,意大利政府計劃在必要時購買煤炭,增加火力發(fā)電。荷蘭內閣也決定解除2002年至2024年對燃煤發(fā)電的限制。此外,法國能源部宣布重啟于今年3月底剛剛關閉的燃煤電廠。

  歐盟在重啟煤電相關問題上也給出一定空間,能源轉型步伐放緩。此前支持轉型清潔能源的歐盟官員,在一些成員國轉向煤電之時也開始含糊其詞。負責內部市場的歐盟委員蒂埃里·布雷東近日表示,只要一個國家向其他國家證明在獲取天然氣供應方面已盡其所能,便可重啟煤電廠。歐盟委員會氣候行動和能源事務發(fā)言人蒂姆·麥克菲表示,由于歐洲能源格局出現(xiàn)新變化,歐盟成員國能源結構及相關計劃將有所調整,其中包括重啟部分煤炭產能。

  作為全球能源綠色轉型的先鋒地區(qū),歐洲部分主要經濟體的能源轉型進程已經從客觀層面“剎車”,其整體發(fā)展步伐被迫放緩。

  二、能源困局背后,多重金融風險不容忽視

  1.能源困局下,能源價格高企推動通貨膨脹進一步提升

  歐洲能源困局下,能源價格的飆升進一步推高了通貨膨脹。今年以來,歐洲天然氣和電力價格飆升至創(chuàng)紀錄高位,能源價格上漲導致大范圍通脹,給歐洲乃至世界經濟造成劇烈沖擊。英國皇家國際問題研究所環(huán)境與社會部高級研究員郭江汶表示,“歐洲的能源困局持續(xù)時間可能會超出預期,并帶來中長期的明顯通脹”。

  10月19日,歐盟統(tǒng)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歐元區(qū)9月調和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終值較10%的初值下修0.1個百分點,為9.9%,雖然沒有站上兩位數,但依舊是有記錄以來最高值;環(huán)比上漲1.2%,為2022年3月以來最大增幅。

  分國別看,歐盟內部通脹水平較低的國家為法國(6.2%)、馬耳他(7.4%)和芬蘭(8.4%),較高的國家是愛沙尼亞(24.1%)、立陶宛(22.5%)和拉脫維亞(22.0%)?!皻W洲經濟火車頭”德國9月通脹率升至10.0%,再創(chuàng)1990年以來新高。

  經歷了一系列財政計劃反轉后,英國通脹形勢不容樂觀。英國統(tǒng)計局數據顯示,英國9月CPI環(huán)比上漲0.5%,同比增幅回升至10.1%,高于市場預期,與此前7月創(chuàng)造的40年來新高持平。

  歐盟的能源價格飆升引發(fā)的輸入性通脹高企,還將加劇能源貧困與發(fā)展赤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22年《世界經濟展望》預測,歐盟經濟增速將從2022年的2.8%降至2023年的2.3%。

  2.碳價大幅波動,或進一步推高企業(yè)用能成本

  目前,歐洲能源轉向引發(fā)的高漲的碳排放需求,為歐洲碳價提供了支撐。在化石燃料價格高漲的當下,盡管天然氣發(fā)電會有較少的碳排放,但是能源價格相對較低的煤電更有市場競爭力。而采用煤炭發(fā)電,電力企業(yè)將需要擁有更多碳排放配額,才能達到目前歐洲所要求的的碳排放目標。在此背景下,歐洲碳價上漲有了需求支撐。

  另一方面,歐洲碳市場金融機構參與較多,這一因素加大歐洲碳配額交易的流動性和碳價的波動。目前大部分碳市場對參與者有嚴格限制,但歐洲碳市場正逐步向金融機構開放。歐盟碳市場的配額供應方為歐盟委員會,供應方式為每天拍賣配額,總配額上限源自歐盟官方指定的排放目標;配額需求方主要包括電力和熱力公共事業(yè)、工業(yè)公司、金融公司等三類。

  根據世界銀行數據,歐盟碳市場中已有約250家投資基金積極參與,2020年拍賣配額的43.7%被投資公司和信貸機構購買,2018年對應比例為37.3%。金融機構的參與有助于提高配額價格、提升市場活力,但也帶來了風險,如金融機構的投機行為會導致配額價格出現(xiàn)較大波動。這些金融公司并不需要用購買配額抵消排放量,而是希望通過代表企業(yè)進行配額交易或投資期貨和期權市場獲利。

  今年以來,歐洲碳價持續(xù)走高,市場已調高未來碳價預期。8月中旬,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ETS)碳價突破99歐元/噸,創(chuàng)歷史新高。同期,英國單獨碳交易市場的碳價也突破了歷史高點,達到97英鎊/噸以上。多個市場分析機構也已調高了對歐盟碳市場2022-2024年的碳價預期。數據顯示,2022年歐盟平均碳價預計為88.36歐元/噸,2023年平均碳價預計為97.66歐元/噸,較4月發(fā)布的預測分別高3.7%和3.6%;而到2024年,平均碳價將突破100歐元/噸大關,達到101.9歐元/噸,較此前預測高4.2%。

圖二。png

  碳價走高引發(fā)擔憂,或將抑制下游工業(yè)產出水平,進一步推高歐洲國家的通脹水平。有分析指出,碳排放配額許可供不應求是目前碳價高企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碳排放成本高企的情況下,通脹水平觸及多年新高的歐洲國家正因用能成本的進一步上漲而持續(xù)承壓。為應對這一現(xiàn)狀,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近日已向歐盟提議,希望為碳價設置天花板,以緩解用能成本的上漲和通脹水平。

  3.電力價格市場波動帶來的金融風險正逐漸暴露

  2022年以來,歐盟電力價格一再攀升。根據能源咨詢公司VaasaETT Ltd的統(tǒng)計數據,歐盟和英國10月份天然氣的平均零售價格達到每千瓦時18歐分,是去年同期的兩倍;同期家庭用電成本則飆升67%,達到每千瓦時36歐分。盡管歐盟各國和英國政府已花費數千億美元來保護消費者免受能源危機的影響,但是歐洲家庭為電力和天然氣支付的費用仍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高。

圖三。png

  歐洲電價連漲數倍后,電力期貨及其衍生品漲得更加瘋狂。電力市場波動帶來的金融風險與歐洲電力交易市場機制息息相關。歐洲建立了一個復雜的天氣、電力能源交易金融市場,各類能源價格就像股票一樣實時漲跌。同時,在此基礎上還推出了期貨衍生品市場,設計出更復雜的金融產品可以做多、做空各類能源價格。

  專家表示,歐洲的電力公司尤其是可凈賣出的發(fā)電企業(yè)為防范第二年電價下跌,會用期貨進行套期保值,建倉開空單。如果電價下跌,電力公司可從空頭合約中得到補償,通常發(fā)電企業(yè)的空頭合約倉位會占到其發(fā)電總量的八到九成,以較高倉位來對沖價格下降風險,鎖定其未來發(fā)電收益。而如果電價上漲,發(fā)電企業(yè)可以通過現(xiàn)貨市場出售電力實現(xiàn)盈利。

  在正常的市場環(huán)境下,這種方法可以對沖電價下跌的風險。但難以預料的是,電力期貨價格短期內暴漲,持有金融衍生品的電力公司不得不在8月底、9月初追加大量保證金。也就是說,雖然遠期價格上漲,電力公司屆時可以通過出售電力來獲利,但當前資金壓力巨大。即使是大型公用事業(yè)公司,也在為短期融資而發(fā)愁。

  目前,歐洲能源交易需要追加保證金規(guī)模已高達1.5萬億美元,同時還需要更多資金補充流動性。9月6日,挪威國家石油警告稱,當前歐洲的能源交易追加保證金規(guī)模至少達1.5萬億美元。該公司負責天然氣和電力的高級副總裁Helge Haugane表示,1.5萬億美元只是被追加保證金追繳的資本,如果公司需要投入那么多資金,意味著市場的流動性枯竭,除非政府擴大流動性,否則歐洲能源交易風險將陷入停滯。歐洲交易員也警告稱,當前歐洲能源市場所需的現(xiàn)金量已經達到不可思議的水平。

  由于歐洲天然氣、電力期貨價格大幅暴漲,導致歐洲電力、能源巨頭在期貨市場上建立的空頭頭寸損失慘重,需要繳納巨額保證金,否則將面臨爆倉風險。當前,歐洲市場正在擔憂,如果天然氣價格繼續(xù)飆升,有可能導致歐洲能源巨頭陷入流動性危機甚至破產倒閉,進而波及整個歐洲經濟。

(文章來源:新華財經)

(原標題:【國際金融觀察】歐洲能源困局背后,多重金融風險不容忽視)

(責任編輯:43)

 
 
 
 

網友點擊排行

 
  • 基金
  • 財經
  • 股票
  • 基金吧
 
鄭重聲明:天天基金網發(fā)布此信息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網站立場無關。天天基金網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chuàng)性等。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決策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將天天基金網設為上網首頁嗎?      將天天基金網添加到收藏夾嗎?

關于我們|資質證明|研究中心|聯(lián)系我們|安全指引|免責條款|隱私條款|風險提示函|意見建議|在線客服|誠聘英才

天天基金客服熱線:95021 |客服郵箱:vip@1234567.com.cn|人工服務時間:工作日 7:30-21:30 雙休日 9:00-21:30
鄭重聲明:天天基金系證監(jiān)會批準的基金銷售機構[000000303]。天天基金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請核實,風險自負。
中國證監(jiān)會上海監(jiān)管局網址:www.csrc.gov.cn/pub/shanghai
CopyRight  上海天天基金銷售有限公司  2011-現(xiàn)在  滬ICP證:滬B2-20130026  網站備案號:滬ICP備11042629號-1

A
安聯(lián)基金安信基金
B
博道基金渤海匯金北京京管泰富基金百嘉基金貝萊德基金管理博時基金北信瑞豐寶盈基金博遠基金
C
長安基金長城基金長城證券財達證券淳厚基金創(chuàng)金合信基金長江證券(上海)資管長盛基金財通基金財通資管誠通證券長信基金財信證券
D
德邦基金德邦證券資管大成基金東財基金達誠基金東方阿爾法基金東方紅資產管理東方基金東莞證券東?;?/a>東海證券東吳基金東吳證券東興基金東興證券第一創(chuàng)業(yè)東證融匯證券資產管理
F
富安達基金蜂巢基金富達基金(中國)富國基金富榮基金方正富邦基金方正證券
G
光大保德信基金國都證券廣發(fā)基金廣發(fā)資產管理國海富蘭克林基金國海證券國金基金國聯(lián)安基金國聯(lián)基金格林基金國聯(lián)民生國聯(lián)證券資產管理國融基金國壽安?;?/a>國泰君安資管國泰基金國投瑞銀基金國投證券國投證券資產管理國新國證基金國信證券國新證券股份國信證券資產管理工銀瑞信基金國元證券
H
華安基金匯安基金華安證券華安證券資產管理匯百川基金華寶基金華宸未來基金華創(chuàng)證券泓德基金華富基金匯豐晉信基金海富通基金宏利基金匯泉基金華潤元大基金華商基金惠升基金恒生前海基金華泰柏瑞基金華泰保興基金紅土創(chuàng)新基金匯添富基金紅塔紅土恒泰證券華泰證券(上海)資產管理華夏基金華西基金華鑫證券合煦智遠基金恒越基金弘毅遠方基金
J
嘉合基金景順長城基金嘉實基金九泰基金建信基金江信基金金信基金金鷹基金金元順安基金交銀施羅德基金